新闻中心News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依靠自己

2025-09-2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名叫姜鑫瑞的少年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1岁的他,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亚军,赛后接受采访时,这位小选手语出惊人:“每场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因为站在剑道上,你只能依靠自己。”

锋芒初露:从羞涩男孩到剑道勇士
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三年前,当时8岁的他在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,立即被那华丽的防护服和金属碰撞声所吸引。“最开始只是觉得衣服很酷,”姜鑫瑞笑着回忆,“但拿起剑的那一刻,我突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。”

来自北京朝阳区的姜鑫瑞,平时在学校是个相对内向的孩子,他的母亲告诉记者,击剑训练最初只是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,没想到儿子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。“变化是逐渐发生的,以前他遇到困难容易退缩,现在学会了直面挑战,这项运动真的让他成长了很多。”

赛场英姿:冷静与激情的完美平衡

在本次锦标赛中,姜鑫瑞的表现可圈可点,他的技术特点鲜明——步伐灵活,攻击果断,防守稳健,特别是在半决赛中,他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,最终以15-14险胜对手。

“那一刻,我什么都没想,”谈及比赛最关键的那一剑,姜鑫瑞眼神坚定,“教练平时就告诉我们,击剑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心理的较量,场上没有别人可以依靠,只能相信自己平时的训练成果。”

他的教练李建国对此深感欣慰:“姜鑫瑞最大的进步不是技术,而是心态,他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,在逆境中寻找机会,这种成长比任何奖牌都珍贵。”

训练日常:汗水铸就自信

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,姜鑫瑞每周要训练5次,每次至少两小时,除了常规的技术训练和体能锻炼,他还会花大量时间观看比赛录像,研究对手的特点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依靠自己

“我最喜欢看奥运冠军的比赛,学习他们的战术思维,”姜鑫瑞说,“但我知道,最终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。”

同队训练的小伙伴王皓宇告诉记者:“鑫瑞训练特别刻苦,经常最后一个离开场馆,他总说‘场上只能靠自己’,所以平时就要做好充分准备。”

心理成长:从依赖到自立

击剑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效果显著,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张明华指出:“击剑是一项个人项目,选手在场上必须独立决策、承担后果,这种经历能够快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抗压能力。”

这一点在姜鑫瑞身上得到充分体现,他的班主任老师注意到,这个曾经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,现在能够自信地参加演讲比赛,甚至主动组织班级活动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依靠自己

“击剑教会我,害怕是正常的,但不能被害怕控制,”姜鑫瑞分享着自己的心得,“每次比赛都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,你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,承担自己的选择。”

梦想与平衡并重

谈及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“我希望能够参加国际比赛,代表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上。”但他同时也强调,不会因此放松学业。“学习和击剑是相辅相成的,都需要专注和坚持。”

他的父母表示,会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,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保持平衡。“我们不会给他太大压力,成绩固然重要,但享受过程、获得成长才是最终目的。”

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结束后,姜鑫瑞将有一周的短暂休息,然后立即投入新一轮训练,明年他将升入U14年龄组,面对更强大的对手和更高水平的挑战。

“我知道前面的路会更难走,”姜鑫瑞擦拭着自己的佩剑,眼神里没有犹豫,“但每场比赛都会让我变得更强大,因为我知道,当我站在剑道上,我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,而这恰恰是我最大的力量来源。”

这位击剑小明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,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体育精神如何塑造一个少年的品格,如何将羞涩转化为自信,将依赖转变为自立,姜鑫瑞用他的经历证明:真正的冠军不是在奖牌中诞生,而是在每一次直面自我、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。

搜索